案例研究 2

案例研究 2

對應 ICF《道德規範》第 3 節:專業行為與利益衝突;第 4 節:持續提供價值

背景摘要(給參與者)
第 3 節要求教練意識並管理利益衝突(例如同時擁有多重角色),並保持公平與文化敏感的界線;第 4 節則強調教練需在教練過程中持續評估價值交付,並在必要時調整、轉介或終止教練合作。

案例情境
你受聘為某非營利組織的團隊教練,贊助者是該組織的執行董事(也是你的長期私人朋友)。在合作過程中,你同時為該組織的一名部門主管提供一對一教練。幾週後,該主管在一次團隊教練後私下告訴你:

「我其實不信任執行董事,他有時會扭曲事實來影響捐款人的觀感。我懷疑他最近在財務報告上的數字不完全準確,但我不確定自己是否該揭露這件事。」

同時,你發現團隊會議的氛圍逐漸緊張,合作意願下降。你也注意到,因為你與執行董事的私交,部分團隊成員在會議中對你有所保留,不願分享真實想法。贊助者(執行董事)則頻繁要求你匯報團隊成員的私下反應,以便「更有效管理」。

可能影響討論的文化與個人偏見因素

  • 在重視關係的文化中,揭露贊助者不當行為可能被視為「背叛」。

  • 教練個人對友誼的忠誠度可能影響專業判斷。

  • 非營利組織內部的資金壓力,可能讓管理層更容易跨越道德界線。

小組討論指引(請參考 ICF《道德規範》第 3 節與第 4 節標準)

  1. 這個情境中,存在哪些潛在或已經發生的利益衝突?

  2. 教練應如何設定與維持適當的界線,以保護教練空間的安全性與信任?

  3. 如果贊助者要求的資訊會破壞保密性,應如何回應?

  4. 如何評估團隊教練的價值是否正在下降?何時該考慮調整或終止合作?

  5. 個人情感與文化因素可能如何影響你的專業決策?

Next
Next

案例研究 1